簡化使用體驗
優化用戶界面
梳理營造導則
城市末端交通網絡的
微樞紐
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各大城市相繼出臺車輛限行政策,自駕出行往往不能以簡單的距離來估算時間;找車位,等車位,甚至違章停車,都給城市帶來了大量無意義的碎片化的交通流量,從而影響城市的動態交通,形成惡性循環;對于停車人員來說,以往停車樓帶給大家的都是陰暗、狹小、擁擠、通風差的空間畫面和單調乏味的停車體驗。
2017年初,在系列式停車樓的國際競賽中,UAD設計團隊提出了一個簡單易行的“停車樓+計劃”,在與歐美及本土的一眾知名設計公司的激烈競爭中獲得優勝。
項目位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用地呈狹長的三角形,用地周圍分布有區域商業中心、開發區行政服務中心、酒店、公寓等多種業態,周邊交路網早已經成熟,人流和車流密集,城市的動靜交通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作為唯二的本土設計單位,我們更了解這座城市的“運轉”并從杭州的互聯網文化中汲取經驗,在我院首席總建筑師董丹申老師的帶領下,設計團隊通過簡化使用體驗、優化操作界面、提高市民的參與度,以梳理末端碎片化的交通,將網點式的停車樓設計成為城市末端交通網絡的“微樞紐”的概念,最終贏得了本次國際設計競賽。
01
簡化使用體驗
首先,采用單行線來組織停車流線,機動車進口與出口分別位于場地的兩端。
停車區域采用水平樓板與折板交替組合、盤旋上升的停車模式,迎合找車位時,車輛檢索式行進方式。這樣的設計,消解了層的概念,停車樓是一個完整而連續的空間,不再需要使用者做“選擇題”。
斜板停車流線研究
當車輛要離開時,需要最快地找到出口。針對這類行進模式,設計采用一個螺旋坡道串聯每個自然層的水平段,形成一條捷徑,方便車輛離開,并與駛入流線互不干擾。
停車樓底層架空;地面設置公共自行車與共享單車網點,使停車樓能夠拓展1—2公里的較為便捷的通勤半徑;結合設置電動汽車租賃站點,使停車樓的角色由起止點向中轉站過渡。特別是當這樣的停車樓以網點的形式布局時,更多的人會愿意也會習慣于使用停車樓。
02
優化用戶界面
建筑造型摒棄了冗余的建筑語匯,以漂浮的建筑形體、開放而有韻律的建筑表皮,結合流線形的燈光布置與生態綠植的引入,體現工業美感,具備形象辨識度。
停車樓場地內實現人車分流,底部開放性空間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延續部分,可布置一些為周邊居民或使用者提供社會性服務及便民性功能的空間類型。
針對不規則用地,部分區域停車效率偏低,設計以18米寬的折板為標尺,環繞場地一周,將占地要求最小的螺旋坡道放在較局促的一側,從而得到停車效率最高的建筑輪廓。
輪廓以外的部分與架空層一同設計為周邊社區開放空間和商業空間。而被圍合的內部多余空間則留作中庭,中庭空間的引入可以打破人身處于盒子空間中的封閉感,尤其對于停車樓這種空間較為單調的建筑,中庭作為人們提供建筑方位感的空間中心,同時起到轉換空間氛圍、提供記憶坐標以及給人帶來安定放松感受的可回歸場所的作用。
平面順應基地關系生成邏輯
03
梳理營運導則
人車分流
打造“停車+”概念,建筑底層布置完整的商業界面與開放空間。
以折板式停車+螺旋坡道的方式簡化停車流線,采用18米標準化柱網的結構體系,引入中庭,停車環繞中庭布置,以順應不同形狀的場地。
三層平面
標準層平面
在建筑二層集中設置“潮汐式停車區”。該區域為水平樓板,有更高的層高和開放的視野,其服務對象可在車與人之間任意切換。高峰時期,可提供更多的停車位;晚間及節假日則有條件設置一些臨時商業或社區活動,同時還預留了改造成機械車位或者商業空間的可能性,以便根據所處基地的實際情況,調整開放空間與普通停車區域的比例。
停車樓與底層商業復合模式研究
二層潮汐區域平面
建筑主體采用裝配式PC預制混凝土,表皮采用預制構件,快速裝配,成本較低。通過同一構件不同拼接的方式營造出富有變化的立面效果,穿孔板可避免在停車樓內部形成炫光而提高行駛的安全性。
每塊單元板上除了考慮裝飾性、通風與采光外,還預留有泛光燈槽,實現建筑表皮像素化,可滿足多種模式泛光效果、廣告、大型活動背景板等多場景的要求。
表皮與主體結構連接關系研究
穿孔鋁板單元構件尺寸研究
單元構件折邊夾角研究
單元構件擊孔圖案研究
海達停車樓將一個單體建筑以系列化、可復制的導則提出,以單純的簡化使用體驗、優化用戶界面為設計出發點,梳理出一整套具有延續性的營造邏輯與技術手段,將停車樓的設計重點由車轉到人,提出一個可以實現連鎖化經營的停車樓的解決方案。
項目名稱丨杭州錢投海達停車樓
項目地址丨浙江 杭州
建筑面積丨28, 860㎡
設計時間丨2017年
竣工時間丨2020年
設計單位丨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設計指導丨董丹申
建筑設計丨范須壯、朱愷
結構設計丨程柯
機電設計丨方火明、孫登峰、邵春廷、袁曉男
幕墻設計丨杭飛
照明設計丨陸丹雨
景觀設計丨姚浩軍
建筑攝影丨趙強
以下文章來源于UAD浙大設計 ,作者UAD浙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