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實現路徑時,碳吸收不是主力。不是主力,不代表它沒用,不會發展。
站在當下的時間點看,碳吸收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新手段、新技術離成熟還太遙遠,而成熟手段,未來可能會出大問題。
所謂“成熟手段”,就是指碳匯,種樹,相比于其他手段,種樹最直接,技術門檻也最低。
最大的問題就是靠碳匯吸收的碳,未來可能重新被釋放回空氣中,這就給依靠類似手段進行交易的買賣雙方,都帶來了巨大風險。
三個風險:
第一,很多人以為吸收二氧化碳就是樹木的功勞,但這是錯的。功勞要歸給整個生態系統。
第二,正是因為吸收碳是整個生態系統的事,所以樹種得多,不一定就是好事。
第三,就算不考慮樹木砍伐,還有盲目種植等因素,生態系統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也是有時效性的。
從生態學的角度看,靠種樹吸收二氧化碳,注定是個權宜之計。
在2021年,我們仍然沒有看到完美的方案。相對有共識的還是發展碳匯,只不過要想辦法降低風險。
雖然他自己不支持靠碳匯解決問題,但如果非要走這條路,那把目光轉向海洋可能是解決方案。
地球上有一個與森林等陸地生態系統同等重要的“碳庫”,那就是海洋。專家給海洋固定的碳起了個名字,叫“藍碳”,藍色的藍。在2021年,我們看到發展“藍碳”可能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環境保護為的不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而是保證生態系統這個大“碳庫”。不論海洋還是陸地,在全球變暖的過程中,不會把它儲存的碳給排回來。
圖片來源:國際能源小數據
調研中接受我們采訪的所有專家也表示,發展碳匯是沒辦法的辦法,長遠看,用捕捉和封存技術實現碳吸收,一定是終極趨勢。
不過雖然這個行業整體屬于看不清的狀態,但有一個趨勢稍微露了點頭,那就是發展“直接空氣碳捕集”技術。
2021年,微軟花重金投資了瑞士一家做“直接空氣碳捕集”的公司。公司的一個投資合伙人透露,每處理一噸二氧化碳的成本在600到800美元之間。但我們也看到國外有分析稱,微軟既然愿意投,就說明這個成本有巨大的下降空間。
本文內容整理自:得到課程《碳中和產業報告》。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微信公眾號、得到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